-
似曾相弒
布莉安娜.拉布奇斯
靈異奇幻
●亞馬遜網路書店電子書排行榜冠軍作家 ●暢銷口碑媲美《人體標本師》、《那年雪深幾呎》 ●破萬名讀者五星滿分評價 只要偽裝得夠好,反社會者也能是洞察人性的心理學家, 直到一個熟悉的血案現場、 一個冷血殘虐的謎樣女孩, 讓她棋逢敵手…… 〉〉故事簡介〈〈 三十年前,一個遭利刃刺死的年輕女子與她八歲的姪女一起在自宅被警方發現,名叫葛蕾琴的小女孩眼神空洞地摸著屍體血淋淋的傷口,宣稱對凶案沒有任何記憶。負責偵辦此案的警探懷疑葛蕾琴就是殺人凶手,卻找不出合理的動機與證據,只能心懷警戒默默關注她的成長軌跡。 十分諷刺地,曾被懷疑為反社會人格者兼冷血凶手的葛蕾琴長大之後成了優秀的心理學家,專門研究人格障礙及暴力犯罪,還曾多次擔任警局顧問協助破案。 某天深夜,葛蕾琴收到她的律師朋友麗娜傳來一則謎樣的留言:「她跟你一樣。我搞砸了......薇奧拉是無辜的。」 薇奧拉是一名有精神病史和嚴重暴力傾向、被控弒母且毫無悔意的十三歲少女,連親生父親和弟弟都恨不得她早日遭到判刑監禁,麗娜卻自願擔任她的辯護律師。葛蕾琴聽到留言之後,旋即發現麗娜已經服藥過量身亡。 這段死前留言是無助的告解、還是精心設計的圈套?麗娜的死亡和薇奧拉的弒母罪嫌有什麼樣的關連?和葛蕾琴當年同樣置身殺人現場、同樣無動於衷的薇奧拉,是否真是冷血的凶手?唯有冷靜理智到近乎違反人性、又深諳異常人格心理的葛蕾琴能從薇奧拉虛實難分的狂妄言詞中拼湊出真相,但她必須同時面對警方對她的不信任,以及她自己心中對三十年前那樁命案的深深疑惑…… 〉〉推薦好評〈〈 亞馬遜出版編輯推薦: 我絞盡腦汁想要猜透葛蕾琴究竟是殺人凶手,或者只是不幸背負嫌疑。但有時候,最亮眼的角色不是好人也不是壞人,而是那些為了生存窮盡一切必要手段的人。 柯克斯書評: 一段驚悚駭人的旅程,適合渴望全心投入故事的讀者。 出版人週刊: 強勁的劇情,令人難忘的角色,成就了這本致勝之作。拉布奇斯筆下好書連連。
-
一長串的死者(紐約犯罪風景塗繪全新設計版)
勞倫斯.卜洛克(Lawrence Block)
靈異奇幻
愛倫坡終身大師獎得主、紐約犯罪風景的行吟詩人——勞倫斯‧卜洛克 冷硬派偵探系列代表作 要是真有個殺手,幾乎可以確定,一定是我們之中的一個。 朱天心x朱天文x李桐豪x唐諾x冬陽x張國立x陳雪x個人意見 陳祺勳x臥斧x傅月庵x劉梓潔x駱以軍x顏忠賢 ──齊聲推薦 「這個房間裡的每一個人,都從出生後便花上一生的時間步向死亡, 每天都向死亡邁進一步。 這是一條難以獨行的路,有好同伴會輕鬆得多。」 三十一個人,一個接一個走向自己的墳墓,剩下的最後一個就再重新開始一輪俱樂部。 這一長串的死者,可以上溯好幾個世紀。 一個名為「三一俱樂部」的結社由三十一名青壯年男子組成,每年相約在五月的第一個週四聚會報告近況、緬懷死者,形成了簡單但溫暖的情誼,而等到俱樂部成員凋零到只剩一人,留下來的這最後一位就必須找到另外三十位新成員,重新延續這項傳統。 然而,才過了三十二年,三十一位成員中就已有超過半數陸續死亡;雖然,生老病死本是人無法掌控的自然法則,但這個俱樂部裡的成員,自殺、事故、遇襲的死亡機率卻是高得超乎常理。於是,其中一名會員希伯蘭委託史卡德找出真相,他語重心長地說:「要是真有個殺手,幾乎可以確定,一定是我們之中的一個。」 俱樂部成員名單上不乏社會名流,其中還有史卡德熟識的律師雷蒙.古魯留。調查過程中,史卡德認識了一位警衛吉姆.休特。他帶著嗜酒的休特參加無名戒酒會,但沒多久,休特卻突然沒了消息,心急如焚的史卡德闖進休特的租屋處,卻發現他早已不告而別。 休特帶來的小插曲困擾著史卡德,而他追查的線索也影響了俱樂部的會員。不安的氣氛蔓延著,會員彼此猜忌,深怕自己是下一個受害者。當死者名冊上的人數繼續增加時,屠夫米基‧巴魯已故弟弟的故事,成了破案的關鍵。而史卡德與幾位菁英會員布了個局,這一回肯定要逮住在他們身邊潛伏多年的凶手,讓他付出一輩子的代價…… 「史卡德這角色是因為死亡才成形的,那樁跳彈誤殺街邊女孩的意外,把史卡德從體制內的警職拉扯出來,變成一個體制外孤獨抵抗人性黑暗的存在。過了二十多年,人生似乎步入安穩境地之際,世界的陡然劇變與個人的生理狀態,則提醒每個人:死亡非但從未遠去,還越來越近。」 ──臥斧(摘自推薦序〈關於我的朋友馬修.史卡德〉)
-
九曲喪鐘(溫西爵爺探案系列)
桃樂西.榭爾絲(Dorothy L. Sayers)
靈異奇幻
九聲鐘響,結束一生。 只要你在這個小鎮死去, 古老教堂的喪鐘就將為你而鳴…… 與阿嘉莎‧克莉絲蒂及約瑟芬・鐵伊齊名 推理女王桃樂西‧榭爾絲 生涯顛峰代表作 ★入圍英國犯罪作家協會六十週年「史上最佳犯罪小說」 ★入選美國推理作家協會百大推理書單 ★日本推理小說之父江戶川亂步精選「黃金時期推理小說BEST 10」 ★密室之王約翰.狄克森.卡爾「自選十大最愛推理小說」 ★獲英國犯罪作家協會「一九三○年代最佳犯罪小說」推薦獎 「代表整個第二黃金期,不讀此書不足以窺見推理黃金年代真正美麗奧祕的傑作。」 ──推理評論家 唐諾 「即使讀者對敲鐘術的細節全無了解,也能夠享受榭爾絲藉由敲鐘這門古老藝術寫出的故事,她將她的研究編織在最為迷人的懸疑情節之中……這是榭爾絲的極致顛峰之作。」 ──《紐約時報》書評 ★故事簡介 「他抬頭往上看那些有如張著血盆大口般的大鐘,感到一絲暈眩,彷彿這些大鐘突然鬆脫,往他身上砸……牆壁間悄悄響起模糊的迴音,死亡就在橫樑之間徘徊。」 新年前夕的風雪之夜,彼德.溫西爵爺與男僕邦特在鄉間小鎮遭遇車禍,借宿於芬徹奇聖保羅教堂的牧師公館一晚。這座教堂以傳統敲鐘儀式聞名,幽暗的鐘塔裡保存了歷史超過百年的古鐘,仍負擔著對時、示警、報喪等功能。當地一組敲鐘人正準備完成艱辛的元旦鳴鐘任務,溫西爵爺遂也應邀加入,深得鎮民的歡迎與感激。 四個月後,當時收容主僕兩人的牧師來信表示,鎮上的一位鄉紳亨利‧索普因病去世,平靜的小鎮正要按照習俗為他敲響喪鐘之際,竟在他家族墓地中的另一口棺木上之上發現一具新埋的無名男屍──面部慘遭搗毀、雙手被齊腕砍去,驗屍結果卻證明他並非死於外傷,也不是中毒或窒息。死者身分、死因、行凶動機都讓鎮民大惑不解,溫西爵爺應邀前去拆解謎團,才發現索普家二十年前捲入的珠寶失竊事件,或許正是如今這樁命案的伏筆。小鎮教堂的鐘聲再度響起,這一次會是真相大白的慶祝,或是為又一條亡魂所敲的喪鐘……? 本書初版於一九三四年,是溫西爵爺探案系列深受推崇的長篇作品,也是榭爾絲的生涯顛峰之作,以歷史悠久但日漸凋零的英國小鎮為背景,古老的敲鐘技藝作為貫串整個謎團的關鍵細節,將推理小說最重要的三元素──「誰殺的」、「為何殺」、「如何殺」──發揮得淋漓盡致,連日本推理小說之父江戶川亂步都將本書列為他的「黃金時期推理小說BEST 10」第十位。 ★系列好評 「對於偵探推理文學作品而言,桃樂西.榭爾絲的貢獻有二:在她的努力下,傳統解謎式的偵探故事開始發生變化,它可以有一個包羅萬象的社會環境,還可以有各式各樣的人物;其次,她創造了彼德.溫西爵爺。」──推理評論家、作家H.R.F.基亭 「桃樂西.榭爾絲為偵探推理小說帶來了原創、智慧、活力與機智風趣。」──《夜鶯的屍體》作者、犯罪小說女王P・D・詹姆斯 「榭爾絲將強烈的懸疑感融入文學體例中,這是只有少數天才作家才能辦得到的事。一位偉大的說故事者。」──《冰屋》、《女雕刻家》作者、英國暢銷推理小說家米涅.渥特絲 「與同時代大多數作家相比,榭爾絲加入了更多文學基調。」──《X的悲劇》作者、美國推理小說家艾勒里・昆恩 「她的小說令我傾倒……榭爾絲擁有極豐沛的想像力、獨創性與驚人的見解。」──英國犯罪小說家露絲.藍黛兒
-
人體標本師
麥克.歐默
靈異奇幻
她們的神態栩栩如生、肌膚柔嫩無瑕,卻早已失去了體溫。 他是保存死者完美形貌的標本師,也是終結她們生命的殺手── ★亞馬遜網路書店小說類暢銷排行榜亞軍、電子書暢銷榜冠軍! ★出版首月全美銷售量突破50萬冊! ★全球最大書評網站Goodreads破萬則滿分五星好評! ┤故事簡介├ 第一具標本,一身黑色晚禮服,臉龐美麗動人,左腳卻開始發黑腐爛。 第二具標本,姿態優雅地倚著橋上的欄杆,冰冷的雙唇被針線縫死。 第三具標本,坐在遊客如織的海灘上,彷彿正掩面哭泣,秀髮下藏著頸部的勒痕。 誰的身體,會成為標本師的下一件作品……? 芝加哥的街頭連續出現了數名慘遭勒殺的年輕女性死者,屍體經過防腐處理,被穿上完整的服裝配飾,擺成生動的姿勢放置在市區,彷彿一具具令人毛骨悚然的標本。不論是底層的性工作者、或是生活單純的女學生,都無法倖免於毒手。市民陷入恐慌,媒體大肆報導這個犯行詭異駭人的連環殺手,警方面臨莫大的破案壓力。 從小自學研究連環殺手的心理學博士柔伊‧班特利得到聯邦調查局延攬,和極富正義感卻常不顧規定的探員塔圖姆‧葛雷一起奉派擔任芝加哥警方專案小組的顧問。儘管這對搭檔在調查過程中與媒體、警方、甚至彼此都時有衝突,仍然成功找出了這名宛如人體標本師的凶手開始殺人前的犯罪足跡,歸納他將屍體防腐的手法和動機,也逐漸掌握被他綁架的女子的身分與最後行蹤,然而,警方趕到時卻總是晚了一步,而犯罪現場更出現了一件讓柔伊惡夢不斷的物品:空白的信封,裡面裝著灰色領帶,那是她兒時記憶中,另一名逍遙法外的殺手用以勒殺少女的凶器,也是她不管搬到哪裡,都會在信箱裡收到的無聲恐嚇…… 如今的凶嫌和留下灰色領帶的殺手之間有何關係?柔伊相信今昔的兩樁案件必有牽連,塔圖姆卻堅持認為芝加哥的連環謀殺與她的過去無關。柔伊要如何擺脫童年的夢魘、維護自己在調查團隊裡得來不易的地位,在這名神祕殺手完成下一件作品前找出他的真面目……? ┤推薦好評├ 「很少有驚悚小說嚇得到我,畢竟我就是靠讀這類書為生的。但是《人體標本師》的每個轉折都讓我意外……。麥克‧歐默以警務調查、恐怖場景和心理懸疑創造出獨具一格的混搭。它是一塊出人意料的瑰寶,即使是閱讀量豐富的懸疑推理類型讀者也肯定會又驚又怕。我原本以為自己早就參透了謎底,最後卻不敢置信地對著這本書發出驚呼。在翻開本書以前,你得有足夠的時間和安全的閱讀地點,好確保你能一口氣看個過癮。」──亞馬遜網路書店編輯推薦 「這是我第一次進入麥克‧歐默筆下的世界,也絕對是一趟難忘的旅程。在這部顛覆類型傳統的連環殺手小說裡,歐默從頭到尾都讓人不停好奇猜想。讀者期待看到新的懸疑驚悚手法,也想要有足夠的線索進行推理,歐默高明地同時做到這兩點,成功勾起我的興趣,讓我一章接一章欲罷不能。」──Goodreads讀者Matt 「故事中現在與過去的兩樁案件發生了必然的交會,卻創造出非常意外的結果與轉折。我個人相信這就是我如此喜愛這本書的原因。就在我以為它要變得跟我已經讀過二十次的其他平庸作品一模一樣時,它就出乎我意料地轉了一個截然不同的方向。」──Goodreads讀者Joey R. 「我很高興我發現了這位作者。如果你喜歡關於追捕連環殺手的故事,這本書正適合你。人物具有深度,對話寫得合理自然,故事非常流暢,節奏恰到好處。」──亞馬遜網路書店讀者Q 「這個精采的故事從開頭就迷住了我。麥克‧歐默寫出了一部聰明而緊湊的驚悚小說……角色塑造得非常棒,我特別喜歡書中針對柔伊的描寫。」──亞馬遜網路書店讀者Todd Simpson
-
光與暗的故事(暢銷改版)
勞倫斯.卜洛克(Lawrence Block)
靈異奇幻
美國寫實畫派巨匠愛德華・霍普(Edward Hopper) X 推理大師勞倫斯・卜洛克 X 史蒂芬・金、傑佛瑞・迪佛、李‧查德、麥可・康納利……等17位王牌作家 18幅名畫、17篇誕生於光與暗之間的懸疑故事, 大師級作者、編者、繪者同臺競技的夢幻逸品小說集! 「不管我們是喜歡聽故事還是喜歡說故事,我們都是最忠實的愛德華‧霍普迷……他的畫裡蘊含了故事,只等著觀者解讀。他展示出時間長流裡的某個片刻,鋪陳在畫布上;畫中確實是蘊含了過去以及未來,但將其挖掘出來,則是我們的工作。」──勞倫斯‧卜洛克 什麼樣的機緣和通天本領,才能請到愛倫坡獎暨匕首獎終身成就獎大師勞倫斯‧卜洛克擔任主編,並吸引史蒂芬‧金、傑佛瑞‧迪佛、李‧查德和麥可‧康納利等十七位王牌作家聯手創作一本書呢? 能促成如此華麗陣容的人選,只有美國最偉大的寫實派畫家愛德華‧霍普──這位活躍於二十世紀上半葉、影響流行文化甚巨的藝術家,筆下的空間與人物以表現都市生活的孤寂疏離著稱,畫面安排更充滿懸念與戲劇張力,令觀者產生無限好奇與遐想;但霍普本人一向不解釋自己畫作的內容,只主張「答案全在畫布上」。 某天,卜洛克與他的經紀人聊到霍普最具代表性的名畫《夜遊者》(Nighthawk),兩人都覺得這幅畫「非常有戲」,經紀人便提議找一群同樣喜愛霍普的畫家,一人以一幅霍普名畫為題材發想,創作短篇小說,並由卜洛克擔任小說集編者。 這個點子果然引起熱烈迴響,不但多位暢銷獲獎作者共襄盛舉,卜洛克自己也貢獻了一篇新作。《光與暗的故事》總共收錄十七篇小說,橫跨懸疑推理和主流文學,皆搭配不同的霍普畫作,是文字與繪畫不可思議的相遇,也是十七位熱愛霍普的小說家以美妙的巧思詮釋他畫布上的答案。 「如果一張圖片能代表千言萬語,愛德華‧霍普描繪美國孤獨景觀的名畫更是每一幅都值得寫一則短篇小說。『看圖說故事』絕少像這本小說集這麼有趣。」──《華盛頓郵報》 「卜洛克邀請了推理作家同行以及多位文學明星,各挑選霍普的一幅畫作為題,產出了十七則熾烈、迷人、機智、豔情、顫慄的故事,描寫憤怒、詭計、絕望與復仇。這場藝術與短篇小說的交會有著繁複細膩的描摹技巧、陰暗的魅力和鮮美的驚悚感。」──《書單》(星號推薦)
-
八百萬種死法(紐約犯罪風景塗繪全新設計版)
勞倫斯.卜洛克(Lawrence Block)
靈異奇幻
愛倫坡終身大師獎得主、紐約犯罪風景的行吟詩人——勞倫斯‧卜洛克 冷硬派偵探系列代表作 不只是推理小說,還是一部討論「人該怎麼活著」的小說。 馬修,你知道這城裡有什麼玩意兒嗎? 這個他媽的都市叢林臭爛汙裡有什麼,你可知道? 紐約,有八百萬個故事,有八百萬種死法── 朱天心x朱天文x李桐豪x唐諾x冬陽x張國立x陳雪x個人意見 陳祺勳x臥斧x傅月庵x劉梓潔x駱以軍x顏忠賢 ──齊聲推薦 「想到死掉的妓女還有重傷的保全警察還有被地下鐵駛過身上的女人, 於是我開始納悶為啥有人認為該在此城保持清醒不醉。」 我名叫馬修,是個酒鬼。 有個我認識的女人昨晚被砍殺得血肉模糊, 不論我當時在做什麼、現在做了什麼,都於事無補, 喝酒不能讓她起死回生,但不喝酒也是一樣。 正值花樣年華的琴.達科能在紐約市的公寓裡出賣肉體維生,她想要離開應召生涯,卻又害怕皮條客錢斯對她不利,於是委託無牌私探馬修‧史卡德代她出面溝通。史卡德與錢斯的談話進行得意外順利,但就在史卡德拿到尾款、琴準備展開新生活之後沒幾天,報紙上登出她慘死的消息:她在摩天高樓旅館裡被人砍殺慘死,用假名與她登記入住的男人消失無蹤。 剛嘗試戒酒的史卡德,再度選擇用酒精來澆熄內心的懊惱與痛苦。這次他喝到失去意識,全身抽搐,被送進醫院。出院後,凶案的最大嫌疑人錢斯竟主動找上他,希望雇用他盡快揪出凶手。然而,就在史卡德不情不願接下委託後,錢斯手下另一名女孩桑妮服藥自盡,變性流鶯咪咪則遭到謀殺,死狀和琴一樣,被利刃狠狠砍得體無完膚。 同為應召女郎的唐娜為琴寫過一首詩,桑妮的陳屍現場則留有一封遺書,她們不約而同提到了「手」與「綠色」──兩個模糊的關鍵字,究竟是如何串起琴、桑妮和咪咪的死亡?拖著奮力對抗酒精誘惑的軀體,史卡德又該如何從這條微弱的線索追出真凶的身分? 「《八百萬種死法》是全系列中結局轉折最大的故事,也是完整奠定史卡德特色的故事。從這個故事開始認識史卡德,就像交了個朋友;而交了史卡德這個朋友,會讓人願意聽他訴說生命裡發生的種種故事。」──臥斧(摘自推薦序〈關於我的朋友馬修.史卡德〉 「我一直覺得卜洛克小說最好看的相當一部分,便在於他寫的紐約,這個潘朶拉的盒子,讓所有他筆下的死亡在無比的華麗和無比的險刻凶殘之間穿梭而行;而話說回來,也虧得有紐約這麼個城市來支撐,這樣的死亡已才成立,才說得過,不至於輕飄飄的一吹就走,猶能如當年的漢密特和錢德勒一般,鐵釘般又深又牢的打進讀小說的人心裡。」──唐諾(摘自推薦序〈潘朵拉的盒子〉)
-
刀鋒之先(紐約犯罪風景塗繪全新設計版)
勞倫斯.卜洛克(Lawrence Block)
靈異奇幻
愛倫坡終身大師獎得主、紐約犯罪風景的行吟詩人——勞倫斯‧卜洛克 冷硬派偵探系列代表作 這座城市吸引追夢者投身其中, 然後吞噬他們的夢想、靈魂與肉身,不吐出一點渣滓, 除非你找對偵探,一個像條狗死命追回骨頭的偵探…… 朱天心x朱天文x李桐豪x唐諾x冬陽x張國立x陳雪x個人意見 陳祺勳x臥斧x傅月庵x劉梓潔x駱以軍x顏忠賢 ──齊聲推薦 「這樣過日子的方式真蠢── 過濾一切蛛絲馬跡,想要找到那個失蹤的女孩; 為一個死去的朋友夜不成眠,想確定他死時處於沒喝酒的美好狀態。」 這就是酒鬼的下場。 大事情在你眼裡變得沒什麼,就是這種小事逼得你發瘋。 懷著演員夢獨自來到紐約打拚的寶拉已經失蹤三個星期,她心急如焚的父母找上了私探史卡德,所有的資訊卻只有她的一張照片和租屋地址。他多方打聽後勾勒出的身影是個獨來獨往、時運不濟、像是準備好要離開卻也像突然消失的年輕女子,一股不祥的預感由他心底升起,他毫無把握是否能找回完整的寶拉。 同時,史卡德在戒酒協會認識的新朋友艾迪,決定按照戒癮步驟告訴他啃噬自己良心的陳年祕密,但祕密還沒來得及說,艾迪就陳屍在租屋處,被出身六○年代共產運動團體的女房東和史卡德一起發現。史卡德不相信敷衍的驗屍報告,決心親自出馬,尋找艾迪過往的足跡,試圖拼湊他來不及說出口的心事。 人間蒸發的寶拉去了哪裡?艾迪渴望吐露的祕密是什麼?這個城市裡飄移來去的人們,有如幽魂一般,死或沒死,差別何在?誰真正在意他們?誰記得他們? 在這個殘酷冰冷如刀鋒一般的世界,誰願意聽聽他們說話? 「史卡德不像某些系列作品的主角那樣,似乎固定停留在某段時空當中,他和作者、讀者一起活在同一個現實裡頭……他用一種與過去不大一樣的方式面對人生,但也維持了原先那些吸引人的個性特質。」──臥斧(摘自推薦序〈關於我的朋友馬修.史卡德〉) 「史卡德依舊魅力逼人,陰鬱但深具同情心,在一個錯的世界裡努力做出對的事,卜洛克用充滿街頭風格的對話、角色和行文將之塑造得真實可信。」──《柯克斯書評》
-
到墳場的車票(紐約犯罪風景塗繪全新設計版)
勞倫斯.卜洛克(Lawrence Block)
靈異奇幻
愛倫坡終身大師獎得主、紐約犯罪風景的行吟詩人——勞倫斯‧卜洛克 冷硬派偵探系列代表作 突然有這麼一天,拿這個世界當彈珠台來玩的眾神, 似乎突然決定要用我的人生來玩上一把── 「殺光你所有的女人,然後是你, 因為你要親眼看著所愛的人死去……」 朱天心x朱天文x李桐豪x唐諾x冬陽x張國立x陳雪x個人意見 陳祺勳x臥斧x傅月庵x劉梓潔x駱以軍x顏忠賢 ──齊聲推薦 「這些女人不僅現在不屬於我,過去也從來不曾是我的,更別提未來。我現在沒有任何歸屬,往後也是。我是孤單的存在。」 不論是伊蓮、安妮塔或珍,我全都要拯救、全都要保護。 否認真正的事實,只會讓我變得盲目,並忽略了真相。 十二年前,身分仍是紐約市警察、尚未成為私探的馬修‧史卡德,得知應召女郎伊蓮被一名不付錢、熱愛各種殘酷性虐待遊戲的惡徒纏上,不但傷痕累累、飽受驚嚇,更不知何時會丟掉性命。正規報案管道幫不了伊蓮,史卡德於是想出了一個點子,在她的公寓裡設下陷阱親自埋伏,設計要讓對方背上襲警罪名。這個名叫李歐‧摩利的虐待狂中計落網,在判刑之後對著史卡德放話要向「你和你所有的女人」報復。 如今,伊蓮的一名舊識慘遭謀殺,連帶丈夫與子女也一起送命,一封匿名信將凶案新聞剪報寄到了伊蓮的住處。接著,和史卡德在匿名戒酒會認識且相談甚歡的新朋友東妮,突然無故墜樓身亡。 摩利的復仇計畫已然展開,史卡德在腦中搜索所有可能因他而遭毒手的女性──已經再婚的前妻安妮塔、分分合合的雕刻家女友珍‧肯恩──,致電建議她們出城躲避或請求警方保護。但懷著滿腔憤恨和暴力衝動的摩利,鎖定的下一個目標人選卻完全出乎史卡德的意料…… 「卜洛克在這個階段重新整理了對角色的想法,讓史卡德成為一個更有血有肉、會隨著現實一起慢慢老去、仿若與讀者一同生活在現實的真實人物。」──臥斧(摘自推薦序〈關於我的朋友馬修.史卡德〉) 「慣常扮演罪惡狩獵者的史卡德,這回除了繼續緝凶之外,也同時扮演獵物。這部小說不是古典推理的猜凶手遊戲……它比較像推理小說的一個旁支『驚慄小說』,史卡德和凶手兩人穿梭追逐在一個八百萬人的現代大都會之中,宛如兩個孤獨的決鬥者。」──唐諾(摘自推薦序〈繫好安全帶,我們要起飛了──〉)
-
向邪惡追索(紐約犯罪風景塗繪全新設計版)
勞倫斯.卜洛克(Lawrence Block)
靈異奇幻
愛倫坡終身大師獎得主、紐約犯罪風景的行吟詩人——勞倫斯‧卜洛克 冷硬派偵探系列代表作 剃刀太痛,河流太溼,氰化物讓人變色,藥物引起抽筋, 槍枝不合法,上吊怕繩子斷掉,瓦斯味道不佳—— 但是,這每一種方法都很適合用來消滅世上壞份子。 朱天心x朱天文x李桐豪x唐諾x冬陽x張國立x陳雪x個人意見 陳祺勳x臥斧x傅月庵x劉梓潔x駱以軍x顏忠賢 ──齊聲推薦 「過去多年有些什麼始終糾纏著我,現在都不見了。 只不過它們偶爾還會回來,尤其往往發生在十一月底。 白晝愈來愈短,陽光愈來愈淡,我也開始憶起我沒買的每一件禮物, 吵過的每一次架,講過的每一句刻薄話,還有我找藉口留在紐約而不肯拖著疲倦的身軀回長島西歐榭的那些夜晚。」 一旦你的名字出現在死亡名單上, 每一口呼吸,都要珍惜…… 自稱代表「人民的意志」的威爾投書,藉著《每日新聞》報紙上的專欄公告他預定的死亡名單。之後,一連串的凶殺案,戲劇性登場。 殘酷連續虐童殺人犯理查‧佛莫,拜辯護律師艾卓恩‧懷菲德所賜,得以無罪釋放。但才過不久,佛莫就被吊死在當初受害人陳屍處附近;接著,紐約黑手黨、五大幫派家族之一的頭子帕奇‧薩勒諾,在警察對他束手無策時,倒在餐廳的廁所地板上,被兩呎長的鋼琴絃繞住脖子;能言善道的反墮胎行動領導人多次挑起暴力行動後,威爾決定一刀解決他,還在他的頸上纏了一個衣架;煽動種族仇恨的黑人種族優越論者,則在威爾還來不及動手之前,就被屬下的利斧奪走性命。 「威爾旋風」被媒體大肆渲染,市民無一不關注下一個人選究竟是誰。而此刻馬修‧史卡德得到了答案──律師艾卓恩‧懷菲德來電,委託他保護自己。 為了阻止威爾再度犯案,並保護列入死亡名單的委託人,史卡德縝密布局,二十四小時輪班貼身保鏢,隨時在懷菲德周遭。可是,懷菲德卻仍在保鏢眼前倒下,中毒身亡。 完美的凶殺,任務的挫敗,逼得史卡德使出渾身解數,遍尋一切細節。而就在威爾的真實身分呼之欲出之際,《每日新聞》又刊出了一封死亡預告名單…… 下一位該死的,是誰?腐敗政客?放蕩名流? 恐怖的幕後藏鏡人躲在何處? 完美密室謀殺案真正隱藏的是哪些骯髒的秘密? 威爾的出現,是為了正義?名利?或是一切只為娛樂? 「卜洛克多認真在努力捕捉那種流動著的、且雪花般稱停就消融無蹤的恍惚感受,他正如同書中的史卡德一樣,努力的凝視著這個當下,拚命不讓喧囂的既存推理現實(整整一百五十年的強大書寫記憶)拉走他的一絲注意力,這次死亡,儘管只是他口中大紐約市八百萬種死亡的其中一次,沒必然特別,但因著死者和你所存在的不可替代關係,存在著之前沒有之後也沒有的特殊聯繫,這次死亡成為獨特的、唯一的一次死亡。」 ──唐諾(摘自推薦序〈鑑賞卜洛克〉)
-
在死亡之中
勞倫斯.卜洛克(Lawrence Block)
靈異奇幻
愛倫坡終身大師獎得主、紐約犯罪風景的行吟詩人——勞倫斯‧卜洛克 冷硬派偵探系列代表作 死亡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有人在四十八小時前刺死了她, 但是她的聲音依然在她的電話中答話…… 朱天心x朱天文x李桐豪x唐諾x冬陽x張國立x陳雪x個人意見 陳祺勳x臥斧x傅月庵x劉梓潔x駱以軍x顏忠賢 ──齊聲推薦 「事實上,我通常比較喜歡幫我不喜歡也不尊敬的人做事,這樣成效很差的時候,我比較不會痛苦。」 挺身揭弊的吹哨者、 掌握祕辛的風塵女子、 謀殺、偵察、審判,一切像是安排好的腳本, 但順理成章的答案,反倒是最可疑的惡意…… 傑瑞.布羅菲爾是紐約警局的警察,他和檢察官合作,以調查市警局內部的貪污醜聞,他的同僚對此不以為然,但傑瑞認為自己做了正當的選擇。調查進行之際,傑瑞位於曼哈頓的公寓裡卻出現一具被尖刀刺死的女屍──那是來自英國、與傑瑞過從甚密的高檔應召女郎波提雅。傑瑞真是凶手嗎?或者這是轉移調查焦點的陰謀?馬修‧史卡德接受傑瑞的委託查明實情,雖然他實在不太喜歡這個委託者。 正當所有的證據都指向傑瑞,幾乎令他無從辯駁之際,史卡德卻發現波提雅的恩客個個都有著詭異的特殊癖好,而這些交易紀錄與名單之中,或許潛藏著更大的殺機。不過,她記錄來客資料的電話簿究竟流落何方?裡面到底有哪些權貴名人,以致為她招來殺身之禍? 道德的灰色地帶、表裡不一的名人私生活、人性之間的搏鬥、名利的誘惑……放棄警察生涯、成為私家偵探的史卡德,以為自己早將警界的爾虞我詐拋在腦後,但這樁案件再度將他拉回權力與慾望的漩渦,也再一次向他證明:那些表面上最平凡、最親切、最沒有污點的人,往往隱藏著最大的危機…… 「史卡德處理事件過程的生活細節──他對罪案的執拗、他與酒精的糾纏、他和其他角色的互動,以及他在紐約憑藉公車、地鐵、偶爾駕車或搭車但大多依靠雙腿四處行走查訪當中的所見所聞,這些細節累疊在原先的背景設定上,逐漸讓史卡德越來越立體,越來越真實。」 ──臥斧(摘自導讀〈關於我的朋友馬修.史卡德〉) 「清洌的文字,下筆犀利見骨的散文體風格,這個風格從達許.漢密特、詹姆斯.凱恩到勞倫斯.卜洛克,一脈相承。沒錯,他就是寫得這麼好。」 ——馬丁.克魯茲.史密斯,《高爾基公園》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