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生活
談到設計,「風格」一詞往往會被提及。但什麼是風格?風格又是怎麼來的?當我們開始拋出提問,這個熟悉的概念就越漸陌生且複雜。 風格一詞最常被連結到設計師身上,但說一個設計師有風格,是因為他詮釋主題的創意和脈絡,還是他做稿擅長的手法與媒材?想探究風格,作品就是最直接的載體。本期邀請設計師廖小子、葉忠宜操刀雙封面,完整公開理念、排版、圖像、用色、字型等創作過程與細節。從中發現在設計手法與氣場之外,兩人不同的個性、教育背景、成長環境,以及面對客戶需求、社會時代的不同觀點,都造就兩款截然不同的封面風格。 風格的成因很多,專題將觸及平面、動態、工業、時尚等設計領域,拋出各種對風格的提問:風格會被科技演進、實用需求、商業導向決定嗎?趨勢預測會不會導致風格同質化?年復一年的復古風、時下流行的「ㄎㄧㄤ」算是一種風格嗎?越來越多人重視設計在地化,這是面對時勢的共同感知,還是為強化自我而架構出的意識形態?透過設計師、趨勢公司、商業市場的現身說法,以及社會學和流行文化學者的綜觀分析,你將對風格有重新的定義與想法。關於設計風格怎麼來?你不會找到具體且唯一的答案,但會發現潛藏且多元的可能。
旅遊生活
慢步於乍暖還寒的四月街頭,春天氣息悄悄地染上樹梢,似乎很適合在這樣的好天氣裡來場充滿儀式感的約會,透過「預約制」的方式,享有一場特別受到款待的暖心時光,在安排好的座席擁抱片刻的靜心獨處,剩下的便是細細品嚐眼前療癒的甜點,為初春之際的相遇留下美好回憶。
旅遊生活
石板烤肉、小米酒、原住民風味餐,是許多人對於原住民飲食的印象。作為一位研究原民飲食文化的漢人學者,2004年起我投身原住民觀光和風味餐的田野調查與研究。從食客、廚房小幫手到與族人協力合作,「原味」也成為我個人的日常與記憶。 食用野菜與山產海味在原住民的味覺記憶中飄香,十多年來,我在花東的生活歲時感,除了24節氣外,身體的「原味」經驗,從食用消費到種植生產,也跟著原住民飲食地景與祭儀更迭,有不同的感受。
旅遊生活
住在台灣是件幸福的事,不管距山多遠,幾乎總能在1小時內就入山,親近森林,山林孕育著我們土地的水、氧、土。這次我們啟程拜訪森林,用謙卑的心像森山學習,並且愉快的玩耍吧!
旅遊生活
疫情爆發以來,物理上的旅程減至最低,卻多了更多精神上的漫遊時光。當我們能再次出發時,世界各地默默耕耘的書店,是否仍在街角等待讀者造訪?期盼如此,因為廿一世紀的書店,早已不只是販售書籍的店面,更訴說著關於美好生活的想像。
旅遊生活
本期《小日子》封面主題是「如果有那麼純粹的戀愛 生活裡哪有苦難」,我們跑進了腐女*的世界一探究竟。這期堪稱是我們創刊以來最大嘗試,在開編輯會議的時候編輯們講得口沫橫飛、情欲四溢、群情激動。我們一度想過原本的讀者群是否能接受這樣的尺度,不過做完這期,其實也沒有想像中那麼難以理解,腐女、BL*是情欲互動方式百百種中的其中一種,小日子一向忠於記錄生活,萬萬不可錯過腐女這門深奧且有趣的顯學。
旅遊生活
台中市屬台灣六都之⼀,⾏政區域以東⻄橫向發展,總計29區,其中以東邊的和平區佔整體近⼀半的⾯積,以盆地、台地為主要地形,經濟活動多從事第⼆、三級產業。市內擁有不少清領、⽇據時期遺留的建築、城市⼤公園,與氣派的藝⽂場館、博物館,購物中⼼林⽴、裝潢時髦前衛的餐廳⽐⽐皆是。舒適宜⼈的⽣活環境,使台中成為繼新北市,全台⼈⼝第⼆多的直轄市,⼈⼝密度更居於六都之冠。
旅遊生活
蜜蜂嗡嗡振翅、穿梭在花朵間造訪來去的小小身影,代表的不只是興勤工作的比喻,更是關乎環境生態的一項重要指標。國際間,對於保存蜂群的關注越來越深刻,回望臺灣,近幾年因為氣候變遷、作植物開花異常,也導致蜜蜂勤勞的甜美成果—— 蜂蜜,產量出現下降趨勢。
旅遊生活
經由簡單的旅遊規劃下恣意探索,隨遇而安地體驗在地日常,擁抱那些突如其來的驚喜感受。 讓我們以「心。旅行」啟程,無論是深度旅遊抑或是隨性的輕旅行,不拘泥形式、不匆促、說走就走,讓沿路的風景圍繞著自己,徜徉在時而快時而慢的街道巷弄間,拋開過去那些心煩意亂的日子,一起發掘慢活旅行中的快意吧!
旅遊生活
雖然沒明說那些家居設計step by step,但我保證讀著這期封面故事時,儘管眼中從頭到尾都是建築設計師們的家,每個人心裡浮現的畫面,絕對是你我自己那個窩。 無論自己的窩是什麼樣,我們似乎永遠都在尋找一個更趨近理想的家居樣貌。那幅畫面可能依著年紀、家人組成、生活習慣浮動微調,於是,讓我們總是有可以逐夢的那麼一點距離美感。用這個角度想想,也是一件愉快的事。
旅遊生活
如何選擇出無懈可擊及合理消磨時間的NO.1旅遊選單,也成了最重要的旅遊前置課題,而這個煩惱與開放性問題,我們決定要讓來自日本的千田愛紗、瑞典的方馬丁來告訴你,他們將金門人習以為常的生活中找靈感,以不同網美視角來捕捉每個城市的呼吸脈動,同時跨越時空走跳百年建築,一同挖掘金門的特有魅力,跟著《世界跟我這Young玩》一同遊金門囉。
旅遊生活
現已併入清明文化一環的寒食節,曾經是唐朝最盛大的國定假日。喜愛節慶娛樂的唐朝人,將時間相近的寒食、清明二節,合併成全年裡放假天數居冠的大春假,百姓不但習慣在寒食節掃墓,更會趁著出城到郊外掃墓的時機,來一場春遊踏青。 「寒食」這一日雖然禁止使用煙火,但在節令食物之外,各種市肆熟食與點心都可以充作三餐,餐桌上的風貌也隨著歷朝歷代烹飪工藝的發展而越發豐富;不管是籌備郊外野餐、或置辦掃祭時的社酒家宴,都令人目不暇給、歡喜滿足。寒食並非冷颼颼,清明也不只慘兮兮。晴和的春日,豐富的點心,輕閒的步調;掃祭的情懷,活力的遊藝,歡快的交際──這,才是整個寒食清明文化的全貌。
旅遊生活
疫情過後的旅遊爆炸潮可以預見,而旅行趨勢也逐漸產生了變化。後疫情時代來臨,在等待可以出國前的日子,不如先了解2021旅行新趨勢,規劃旅遊計畫。經過一整年無法出國和疫情疲勞的日子之後,人們更重視療癒身心、款待自己、與大自然相伴的度假方式,以及講究安全性和價格的考量,從旅行體驗中描繪最愉快又安心的回憶。2021年的旅行計畫:宅旅行假期、放鬆之旅、大自然野遊、一個人旅行、自駕兜風、探險世外桃源島嶼等,在美好旅途中,重新餵養飢渴已久的旅遊魂。
旅遊生活
農曆新年假期結束了,想必大家也盡情享受好幾頓的年菜大餐吧。放假前,我刻意採購了許多食物填滿冰箱,目的就是休假時宅在家也能滿足我的胃,身為肉食主義者,自然少不了牛排、雞腿、鹹豬肉、海產鮮魚......雖然蔬菜水果餐餐不能少,但對我而言,頂多只能稱它們為不可或缺的「配角」,要我踏入全蔬或素食的世界,似乎跨不過心中的食慾門檻。直到看見本期邀稿者Hsuan說:「因為懶惰,所以食蔬。」確實,自己犯懶的時候,也是煮一鍋滾水,隨意丟入青菜、紅蘿蔔、麵條,不用起油鍋炒肉煎魚,五分鐘就能搞定開吃。
旅遊生活
本期《小日子》挑戰從來沒做過的題目,以各種靈性研究為主題,範圍涵括礦石、風水、塔羅、紫微、頌缽等等,訪問了演員姚愛寗跟王可元、作家楊隸亞、珍珠法寶店主珍珠、寶島漫缽主人宏蔚等等。在動盪不安的此刻,推出〈在神祕學裡 我找回自己〉,希望給讀者們一點不同的安慰。
旅遊生活
COVID-19疫情持續一年仍未見和緩,在國內大幅減少聚會活動、農漁產品外銷受阻的情況下,農產電商反而逆勢成長。農委會「臺灣農產嘉年華」網購活動,去年總銷售額超過12億元,年成長率達30%;漁業署也首開先例,主動建置網購平臺「鱻魚購」,協助養殖業開拓更多元的銷售管道。 一時之間,電商彷彿成為農產運銷通路的明日之星,但是臺灣農產電商發展多年,市占率仍然有限,顯示市場仍有成長空間,農產品投入電商,是否面臨先天條件的困難與限制?新的通路模式,能否真正提升農民收入?農民投入電商,需要做好什麼準備?本期《豐年》與您一起探討農產電商的機會與挑戰。
旅遊生活
學習不只在學校或課程,生活中的喜好與嘗鮮,都是創意培養與靈感累積的來源。我們邀請設計師陳青琳、黃顯勛,只談興趣不談設計,但聊到最後,每一個讓他們著迷的細節與概念,都和創作有著既隱晦又強大的連結。
旅遊生活
不要急、慢慢來,帶著最愛的阿母阿爸走一趟悠悠哉哉的不累小旅行,慢慢享受彼此難得的獨處時光,小談心或邀他一起耍耍網美姿勢合照一下,最後牽著他的手,說出滿滿的愛。
旅遊生活
走路太慢、開車太快,時速15公里最美好。微風拂過髮梢,眼角流動風景,穿越紅磚小巷、運河水岸和綠蔭隧道,踩踏雙輪低空飛行,道路另一頭,是探索、是自由。
旅遊生活
2020年日本年度關鍵字經過民眾票選,以「密」拿下第一,真實反應因疫情而改變的日本生活。包括日本制定的「3密」(密閉空間、密集人群及密切接觸)政策、人與人的關係因此更加珍惜與密切,以及政界與演藝界接二連三爆出的秘密事件,而本期《秋刀魚》也以日本除夕(大晦日)的108聲鐘響習俗,用年度嚴選的108個事件,替不平凡的一年寫下歷史性的紀錄。
旅遊生活
什麼食物配飯,可以猛然喚醒沉睡好久的味蕾記憶?農家子弟或許會想起曾經吃到怕的菜脯番薯籤、漁村離島多的是魚乾蝦乾、工商時代則替換成麵筋瓜仔肉罐頭——以上皆是保存食,將盛產的農產漁獲以風乾濃縮、以醃漬添味、以發酵昇華......更重要的是延長食物的貯藏期限。
旅遊生活
有著會說話的眼神,讓我想到全盛時期的梁朝偉,儘管出道才短短幾年時日,林哲熹卻不斷地交出漂亮成績單,每一個作品、每一個角色,都能精準到位,最廣為人知的莫非《我們與惡的距離》的應思聰,但天生就該是演員的他,有著無限的可塑性,入圍更是對於他的表演,給予了絕佳的肯定,他是林哲熹,那個看似帶點憂鬱的臉龐,仔細觀察,渾身散發著光芒的他未來將更耀眼。
旅遊生活
選電影時,總是躲避看悲劇,因為包裡老忘了帶面紙的我,在燈亮時一定會尷尬得無法抬頭,還得再花上一百件樂事去擦掉腦中的記憶,以及近一個月的時間平復心情......算來算去,成本太高,還沒看就覺得累。但,悲劇往往不僅藏在電影院裡,老教人一不經心,就得歷經「看的時候心裡跳,看過以後眼淚垂」的心路歷程......
旅遊生活
房間是一個人生活模式跟風格的縮影。在江湖行走的你或許虎虎生風,回家關上房門你就只是你,可能沒有絨毛娃娃陪就睡不著、或偏好某些臭味而不願丟棄物品,這些都是只有你知道的你。還記得前年有媒體想來拍攝我房間但我提不起勇氣,在此特別感謝本期受訪者打開房間跟心上的門,讓我們帶著讀者走進去。